*

必填字段

Bosson Research Empowers Your Business

Please Contact Us:
sales@bossonresearch.com

Buy Now

市场洞察-2024年全球与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24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概况. Bossonresearch.com

锂电池正极材料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正极是电池中负责储存正电荷的极性 在锂离子电池中,典型的正极材料包括锂金属氧化物,比如钴酸锂LCO)、磷酸铁锂LFP)、锰酸锂LMO)、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 正极材料是通过吸收和释放锂离子来完成充放电过程 当锂离子从正极材料释放出来时,电池放;当锂离子重新嵌入正极材料时,电池充电。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成本。正极材料在电池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超40%,并且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多项性能指标,如容量、安全性、循环寿命 。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具备高可逆性、丰富的锂离子来源、快速的锂离子扩散速率、高电子电导率、稳定的电压平台、资源的丰富性、环境友好性以及简单的合成工艺等特点

从正极材料的产品发展历程来看,基于下游应用市场的驱动,锂电池正极材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受消费电池驱动,正极材料以钴酸锂为代;第二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磷酸铁锂快速增;第三阶段,受新能源乘用车对长里程需求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三元材料已成为市场需求主导;第四阶段,磷酸铁锂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在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为正极原材料、辅材和正极材料制造设备;中游环节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的加工与制造;下游环节为锂电池及其应用行业,包括各类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移动电源和储电站等终端应用领域。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作技术上来看2006年以前,中国主要采用高温相固法进行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2006年之后,中国研制出了控制结/固相反应工艺,以控制结晶制备前驱体为技术核心,4个层面对材料结构的性能进行优化,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正极材料行业的主流生产技术工艺。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汇睿咨询的报告指出受储能与动力铁锂电池出货量带动2023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254万吨,同比增32%2024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达338万吨。20242026年的全球正极材料年出货量将分别达到369万吨472万吨568万吨

从正极材料产品结构看2023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72万吨,市场占比67.72%;三元正极材料出货67万吨,市场占比下滑至26.4%;锰酸锂和钴酸锂出货量分别10万吨8.4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占比上升主要系储能与动力铁锂电池带动。

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专利,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21年末,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专利申请量超17000项,同比增8.6%,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同期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专利授权数量达4250项左右,同比增10.2%,授权占比约25%,在全球各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中,中国、日本和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85%左右,分别达42%29%14%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电池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带动锂电池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 年中国锂电池出货 885GWh,同比增 34%,增速虽 2022 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在下游需求带动下2023 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货 248 万吨,同比增 31%;负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 20.5%,达 137 万吨;隔膜出货量同比增 32.8%,达 176.9 亿平米;电解液出货量 113.8 万吨,同比增 27.7%,均保持高速增长。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汇睿咨询的报告显示,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多分布在京津冀及东南部等新能源市场发达地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京津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三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业基地。汇睿咨询统计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28家代表性上市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南、东南部地区,其中以广东省和浙江省的上市企业数量居首,二者占比之和接50%从产量来看2023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德方纳米、长远锂科与容百科技

从企业来看,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能源、龙蟠科技、融通高科、友山科技、国轩高科等。其中,湖南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三元材料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但整体相对其他锂电材料仍然分散,主要包括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振华新材、贝特瑞、巴斯夫杉杉、瑞祥新材、厦钨新能、优美科长信等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

积极因素:

1.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锂电池产业被视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明确了对动力电池材料的鼓励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推动

国家通过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为锂电池材料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3.       储能锂电池的发展潜力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储能锂电池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社会的关键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风险因素:

1.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大量资本和企业进入锂电池材料行业,导致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紧张的结构性问题。

2. 原材料进口依赖

钴、镍等关键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影响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稳定性,易受国际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响。

3. 产品价格下降

锂电池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压缩了材料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报告的内容:报告系统地统计了全球与中国市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市场的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重点厂商、不同产品类型,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区域市场等多个维度分析各类细分市场的市场空间、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全面地梳理了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市场定位、经营状况及其的市场份额,以期为业内厂商、相关领域投资者、相关政策制定及决策者,提供全面、客观的市场研究报告,为各类市场研究人员,投资人员,政府部分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支持。

报告包括的主要厂商:

湖南裕能

容百科技

当升科技

巴莫科技

龙蟠科技

长远锂科

厦门钨业

万润新能源

常州锂源

瑞祥新材

融通高科

金堂时代

当升科技

振华新材

其他        

 

 

锂电池正极材料按照不同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钴酸(LCO)

锰酸(LMO)

磷酸铁(LFP)

三元材料

其他

 

锂电池正极材料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消费电池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其他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日本

中国

韩国

亚洲其他

 

报告的内容概况:

本报告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1章:报告中对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定义及其统计范围,锂电池正极材料类型细分市场及应用细分市场定义及发展情况,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历程,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的产业链情况,包括上游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中游的主要竞争对手,下游的关键细分市场及其客户名单;

3章:全球主要地区及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总体规模2019-2030年全球市场销量、市场规模,中国产销量及进出口量等数据);

4章: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PEST)、行业波特五力分析、行业政策分析以及热点事件对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分析);

5章:全球及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竞争格局分析,包括各厂商销量、销售收入、市场份额、产地分布情况以及行业集中度发展趋势等;

6章: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地区市场概况,包括销量、销售收入等;

7章:全球及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不同类型细分市场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8章:全球及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不同应用领域细分市场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9章: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介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销量、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销售额、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价格SWOT分析及其最新发展动态等。

10章:市场动态、行业增长驱动因素、行业发展机遇、有利因素、不利及阻碍因素、战略定位分析等。

11章:市场研究的发现及行业的展望

 

关于我:

*本文内容皆为汇睿咨询原创,如需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如有违背,我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汇睿咨询发布的2024 年全球与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汇睿咨询是专业的市场研究机构,专注于细分市场调研、专家网络、市场现状及预测、企业竞争分析、专精特"小巨"企业市场占有率调研、专项调研、市场前景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分析等。公司致力于为各个行业提供最全面、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帮助客户梳理、整合业内最新市场信息,为客户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信息,为决策者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把握市场前景的有效工具。同时,汇睿咨(BSR)也是一个报告收录平台,该平台主要帮助咨询行业人员,各类市场研究工作者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分享平台。

 

联系方:

报告咨询热线18674837930/15211178031(微信同号)

邮箱sales@bossonresearch.com

官网https://bossonresearch.com/

 

Custom Report
Created on:2024-08-23
Collect